一、焦点追踪
(一)品种热度
商品保证金日增额TOP5:沪锌、沪铝、硅铁、郑油、豆一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品种规模
商品规摸(保证金)TOP5:沪铜、螺纹、铁矿、焦炭、沪铝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焦点资讯
(一)沪锌
此前关停矿山尚没有复产计划,锌矿供应仍旧难以缓解供应缺口,国内外库存维持低位,预计锌价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锌价重新冲高,炼厂依旧出货积极,持货商略有下调升水出货,下游需求逐渐归为平淡,多数观望维持刚需采购为主。
日内沪锌主力合约延续小幅走高态势,目前锌价已重新运行于均线组之上,技术面向好。基本面上,伦锌库存再现回落态势,LME锌现货升水维持高位,对于外盘走势形成支撑。整体来看供应端对于锌价的支撑仍在,但短期缺乏利好消息推动且国内商品市场仍处于震荡格局之中,黑色系涨跌无常对于沪市金属的影响也较明显,不排除锌价走势出现反复。
(二)沪铝
非“2+26”城市的山西吕梁市公布采暖季限产方案,若严格执行,结合前期河南和山东氧化铝采暖季限产产能,预计氧化铝采暖季减产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氧化铝价格上涨概率大,铝价有望在成本端的支撑下走强。10月26日,上海现货铝锭报价在16240-16280元/吨,涨60元/吨,贴水180元/吨-贴水140元/吨。近期由于环保限产多重因素的影响,期货和现货连续几天上涨,持货商出货态度非常热情,中间商整体接货意愿较稳定,下游积极寻找低价货源。
渣打银行分析指出,中国铝业制造巨头虹桥集团很可能将免受高达30%的产能削减政策的限制,下游铝材生产活动所受到的季节性限制不会像预期的那么严重。不过政府针对氧化铝精炼厂和其他上游原材料生产商采取了严格的采暖季限产措施,上游成本增加所带来的价格传导将为未来铝价的上涨提供支撑。
(三)硅铁
从最近两日下游贸易商方面情况来看,72#硅铁主流含税出厂承兑自提价格基本在5900-6000元/吨为主,部分进厂包到(含运费)成交价格在6300元/吨上下。就目前的行情来看,随着目前宁夏、内蒙及青海扽地区较多硅铁工厂都已经有所接单,目前库存现货资源相对偏少,甚至有的订单都已经排至11月份去了。进入到下周之后,11月钢厂硅铁新一轮招标也即将拉开序幕,碍于市场整体供应稍显偏紧状态,估计11月钢厂硅铁招标价格还是存在小幅调涨预期。不过需要注意到的是,冬季钢厂限产以及环保政策压力等因素,或将制约硅铁价格上涨高度,因此即便11月钢厂硅铁招标价格调涨,但是涨幅空间或许也将会相对不大。
硅铁十一后触底反弹走势,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低开工、高需求到高开工、需求趋弱,再到成本支撑、弱需求低于预期。因为甘肃的降电价,宁夏中卫部分停产企业重新复产;国家针对电力市场的供应侧改革等多重“极端行情”目前说洗牌结束真的为时尚早。
(四)郑油
美国农业部10月初发布的9月份全球农业产量报告显示,2017/18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99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低3%。播种面积预计为920万公顷,比上月预测值低3%。加拿大油菜籽的收割工作始于8月初,通常10月底完成(去年是例外,当时意想不到的降雪导致收割工作耽搁)。干燥天气有利于作物干燥及收获。而据加拿大统计数据显示,该国油菜籽产量预计2017年将达到创纪录的1970万吨,大豆产量也将达到创纪录的830万吨,目前加拿大这两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收获临近结束,收获期压力逐渐消化,近期也是跟随美豆震荡走升脱离低位。
目前国内沿海进口菜籽总库存至26.2万吨,较上周的23.85万吨,增加2.35万吨,增幅9.85%,较去年同期的18.4万吨,增加42.39%。其中两广及福建地区菜籽库存降到24.05万吨,较上周20.7万吨,增长16.18%,较去年同期24.1万吨下降0.21%。据天下粮仓统计,10月、11月、12月菜籽到港量分别在31.65万吨、36万吨和33万吨,到港量并不大,但由于通常冬季压榨加工量下降因此菜籽供应相对够月。
(五)豆一
据国粮中心数据,2017/18年度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790万公顷,较去年同期增加60万公顷,增幅8.33%,其中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同比增加45万公顷。而单产方面,国粮中心预测2017/18年度我国大豆平均单产达到1.823吨/公顷,大幅高于近五年平均单产1.792吨/公顷。综合来看,2017/18年度我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440万吨,刷新五年新高,产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带来市场价格的下行压力。预计下档支撑在3500元/吨附近。
美国农业部在10月供需报告中下调了56万吨全球大豆产量,主要变动来自于中国(上调了20万吨),其他地区(下调74万吨)。库存的下降,使得库存消费比较上月微微下降。而在美豆供需平衡表中,新作单产预估从49.9蒲式耳/英亩下调至49.5蒲式耳/英亩,出口及压榨数据则未做调整。与新作不同的是,旧作从产量到出口再到压榨均作出调整,特别是单产从52.1蒲式耳/英亩下调至52蒲式耳/英亩,直接导致旧作库存下降了0.45亿蒲式耳,并使新作的期末库存也下降至4.3亿蒲式耳。由于本月报告中的单产及期末库存均低于市场预期,故而整体来看中性偏多。
(六)沪铜
有媒体报道,一位山西煤老板在中国期铜市场通过格林大华期货公司建立巨额多头头寸,持仓量一度逼进30亿美元,助推沪铜期货主力合约创下过去四年以来最高值。随着山西省越来越多环保措施不达标的中小型煤矿被关停,不少煤老板纷纷转战期货市场。究其原因,他们意识到环保政策同样会让铜、铝、锌等大宗商品供需缺口扩大,存在买涨套利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体报道山西煤老板通过格林大华期货持有30亿美元期铜看涨头寸后,25日格林大华期货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期铜多头头寸骤减17%。
(七)螺纹钢
继此前唐山市钢铁企业错峰生产启动时间由2017年11月15日提前至2017年10月12日后,10月23日,唐山市政府发文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要求10月24日0时-10月27日24时,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市钢铁企业采用湿法脱硫的烧结机、竖炉全部停产,采用半干法脱硫的烧结机继续停限产50%。供给的减少将有效对冲因季节性因素导致的需求下降,未来半年内钢材供求将维持一个偏紧的平衡。随着限产的持续,供求缺口有望扩大,预计短期内钢材价格以高位震荡为主。
(八)铁矿
在国产矿市场上,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小幅下跌。近期,部分地区钢厂已开始执行采暖季高炉限产措施,对铁矿石的需求有所减弱。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矿山开采也受到一定影响,铁精粉资源供应较为紧张,短期内国产矿市场处于供需弱平衡的状态。铁矿石期货大幅回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现货市场供需格局和未来基本面预期的变化,后市再度下跌的空间不大,但短期或跟随钢材价格阶段性回落而有所走低。从月度乃至季度周期来看,考虑到因秋冬季限产导致的钢材远期供应的不确定性,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前后,钢材价格再度走强将有助于钢铁原料价格止跌回升,铁矿石期货仍有反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