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
花旗集团认为,新的输油管道有望令美国原油出口自目前的300万桶/日,增加至年底的400万桶/日,并在明年进一步增加至500万桶/日。未来6-8个月,美国原油出口量将达到400万桶/日,比整个北海油田的产量还要大得多。原油会流向世界各地。它将流向亚洲、欧洲和印度。如果美国在三年内将日产量提高到600万桶,则无疑将成为全球基准。
黄金:
渣打银行认为随着贸易环境进一步趋紧,美国经济衰退成为了其目前最大的担忧。美国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概率自25%升至40%。同时指出,如果美国经济衰退,金价升至2000美元/盎司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各地央行大举购买黄金的局面有望持续到未来几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不少政府寻求从美元转向多元化体系。预计央行净购买量可能会保持在650吨以上,官方购买量目前占到全球消费量的10%左右。
动力煤:
产地环保安全检查频繁,动力煤后市价格看稳。近日下游询货明显减少,电厂采购需求仍然较弱,考虑到旺季已至尾声,北方多地已提前入秋,以及临近国庆京津冀周边下游限产影响,后期电厂耗煤需求将承压,现货价格反弹乏力,预计本轮台风后集中拉运结束后,下游电厂库存回补,煤价将面临下行压力。今年山西将关闭18座煤矿,化解过剩产能1895万吨。据了解,这18座关闭退出煤矿分布在山西省8个市的15个县市区,其中,12座是60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
橡胶:
28日,国务院促进消费、将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此政策一旦落地,天然橡胶下游轮胎需求将得到很大提振,日盘盘中天然橡胶强势上涨200元/吨,当日收涨140元/吨,各地区进口、国产现货全乳胶报价悉数跟盘上涨100-150元/吨左右;当前天然橡胶处于典型的供大于求格局,且仍处于割胶旺季、库存高企,改善不平衡的供求格局尚需时日,短期不宜过度乐观。
铁矿石:
中国进口的海运铁矿石与中国港口铁矿石价差已扩大至至少两年来最高水平,此前澳洲和巴西出货量增加,因矿山生产在中断后逐渐恢复。海运与港口现货铁矿石价差扩大表明,有更多船货即将到来,而且受到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钢厂的采购态度偏向保守。人民币贬至11年半新低,这令海运铁矿石的成本升高。钢铁需求疲软和钢厂利润率微薄,也对铁矿石价格构成压力。
甲醇:
本周内地甲醇持续走低,局部市场价格跌至甲醇工厂生产成本;新建甲醇制烯烃装置陆续投产,前期检修烯烃装置陆续恢复。利空方面,国内甲醇整体开工维持高位,8月进口预估会超过100万吨。国内新建甲醇装置有条不紊建设中。临近国庆,北方环保监察力度加强,预计9月北方甲醛开工会走低。随着期货走低、港口库存高企、内地终端库存充裕等利空消息集中释放,甲醇重新进入下行通道,配合国庆节前环保会造成的需求损失、进口货到港持续高位等压制消息。
铝:
德商银行表示,由于主要由中国推动的全球铝生产正全面展开,市场供应充足,铝价维持上涨趋势的空间很小。几家生产商已经下调了其对铝需求的预测,并预计铝需求将由于贸易摩擦以及全球制造业的降温进一步下滑。惠誉:产能置换政策或将令中国铝行业达到产能上限。
农产品
棉花:
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加剧,棉价放量大跌。美方反复无常,贸易关税一步步升级,市场信心消磨殆尽,产业链以往正常的补库和流通环节遭到破坏,棉花消费量减少,全球棉花消费增长放缓。虽然价格新低,但是成交仍谨慎。前期棉花价格缓步下跌,纱价较为坚挺。纱厂调价较为谨慎,市场走向不定,贸然压低价格,棉价反弹可能就面临亏损。成交价格随成本变动的,但是出厂报价几乎不变,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价格联动较慢。目前的贸易形势对纺织厂商不是很友好,棉价短时间大跌,但仍有下调空间,纱厂补库存在风险,还是按订单来生产避免损失。随着棉价的大幅跳水,成本重心下移,预计纱价也将迎来一波下跌行情。
白糖:
巴西的压榨进度过半,情况并不乐观,没有出现增产,同时较高的乙醇价格使得生产的天平依然偏向于乙醇。巴西今年食糖产量小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印度主产区马邦50%的地区在夏季遭遇干旱,另外50%地区则受到洪水的影响。印度糖厂协会预计印度19/20榨季糖产量将下降近14%至2800万吨左右。有机构预计 19/20榨季全球食糖供给预计将出现400万吨缺口。 印度19/20甘蔗种植面积预计为493万公顷,同比下降约11%。
棕榈油:
印尼将9月毛棕榈油出口关税维持在零不变。马来西亚8月棕榈油产量环比减少4.93%。另外,因担心进口税率计划上调,印度买货节奏明显加快,提振马棕短期出口。后续关注其他相关油脂行情变化对BMD毛棕榈油期货走势的影响。7月份全国共进口棕榈油63.85万吨,较6月增加20.83万吨。7月棕榈油消费超过50万吨(不含工棕),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豆棕价差拉大,促使调和油企业低棕用量增多,同时生柴和燃用需求也较为可观。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来源于wind 以及路透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