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前8个月,全球铜市供应短缺3.2万吨(1106)
2017-11-06

 

一、焦点追踪

(一)品种热度

商品保证金日增额TOP5:沪铜、沪锌、沪金、豆粕、淀粉

image.png      image.png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品种规模

商品规摸(保证金)TOP5:沪铜、螺纹、铁矿、焦炭、铁矿

 

image.png     image.png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焦点资讯

 

(一)沪铜

 

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的数据,2017年前8个月,全球铜市供应短缺3.2万吨。根据高盛的消息,2018年铜市将持续短缺,其因而上调铜价预估。从中国铜冶炼厂粗炼费来看,2016年开始,粗炼费明显下行,表明铜矿供应有转向紧平衡的倾向。但是,中游精炼铜方面,2017年前9个月,国内产量不减反增,表明精炼铜供应相对充裕。根据SMM公布的数据,9月,SMM中国精铜产量为68.45万吨,环比增加1.56%,但不及预期,主要因为部分再生铜炼厂受环保限制而减停产,预计10月中国精炼铜产量会进一步增加。上游铜矿供应偏紧问题并未传导至中游精炼铜市场,年内精铜供应料宽松。

 

(二)沪锌

 

嘉能可是全球第一大锌生产商。嘉能可“贸易+自产”的锌交易总量、自有资源以及储量分别占全球的35%、10%和9%。目前部分矿山面临资源逐渐枯竭的困境,但是嘉能可将开采重心放在储量最大的澳大利亚矿山。嘉能可之前宣布主动减产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方面减产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其他矿山仍在增产,预计2017年将继续维持2016年的水平。

 

嘉能可认为未来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大规模推出将为包括铜、钴、镍和锌在内的相关商品的需求开辟重大的新来源。特别是电池化学技术不断进步,加上政府提倡绿色经济、排污减排的决心将支撑新能源需求的发展。因此,嘉能可收缩资产负债表并加紧资产重组的行为变得有规可循,考虑到现在新能源需求并没有大规模释放,嘉能可倾向于采取调整的保守策略,不会轻易复产。

 

根据ILZSG 显示,中国企业积极在海外投资锌矿开采,叠加国内已有锌矿资源,中国控制的全球锌矿供应占比高达40%。其中根据安泰科统计,国内湖南、云南、广西和福建等地小矿山产量加总共计约有 60-65 万吨/年产能,考虑到 2017年全球供需缺口在 55 万吨,如果国内这部分小矿山能够全部复产将从根本上改变供需平衡表。然而影响这部分变量的因素不是价格,而是环保政策。当前中国环保督查执行力度前所未有,短期不会动摇整治环保的决心,因此2017年锌供应短缺局面难改,锌价仍具有高位运行的支撑。

 

 

 

 

(三)沪金

 

美联储会议一如预期决定维持政策不变,并表明12月仍升息在望。接着美联储下任主席人选尘埃落定,正如之前主流媒体报导的那样,鲍威尔被提名为继任者。由于结果并未出乎意料,美元反应不大,虽然美元在税改议案公布后下滑,但本周一直在窄幅区间波动。周五出炉的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及薪资增长双双不及预期,但随后公布的ISM服务业指数表现强劲,美元逆转非农之后录得的跌势转而上扬,现货黄金则恰恰相反。由于重磅事件和数据繁多,过去一周黄金走势多次在欧美时段盘中受到巨量卖单和买单的影响,金市波动性由此骤增。

  

展望下周,特朗普开启长达12天的亚洲之旅,届时各方在地缘政治局势、贸易等问题上的立场将备受关注。央行方面,澳洲、新西兰等国家还将公布利率决议,还有包括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在内的数位重量级央行官员的讲话,可望带来一些经济面和政策面线索。经济数据方面,可重点关注多国CPI、工业生产、贸易收支数据等,从中一窥经济增长前景轨迹。

 

(四)豆粕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9月中国进口大豆811万吨(预期75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2.74%。2017年1月到9月期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7145万吨,同比增长15.49%。目前国内港口大豆库存仍维持高位。截至10月31日,港口大豆库存为681万吨,去年同期为648万吨。目前国内生猪存栏量处于历史低位。受环保因素影响,生猪存栏恢复缓慢,9月生猪存栏量继续下降。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生猪存栏量为3.4991亿头,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7.2%;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497万头,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5.7%。

 

(五)螺纹钢

 

由于限产对原料需求的打压,使得钢市成本端表现持续低迷。从限产总量上来看,1821万吨生铁对应2000多万吨的粗钢产量,基本符合之前高炉炼铁产能限产50%的市场预期。随着限产落地,供给开始真正收缩将对钢价形成正向支撑。从季节性来说,随着北方地区天气转冷,工地施工停滞,螺纹钢将进入传统的需求淡季。加之北京、天津等地出台的“最严停工令”,需求端进入收缩是较为确定的事实。今年北材南下时间提前且力度加大,导致华南地区港口出现较为严重的压港。整体来看,供需双向收缩的情况下,基本面尚未形成清晰驱动,钢价难见持续大幅拉升。不过,短期钢价也难大幅连续下挫。结合目前摇摆不定的持仓来看,预计螺纹钢仍将维持宽幅振荡走势。

 

 

(六)铁矿

 

国产矿市场:华北地区市场维持平稳走势,从该地区市场整体来看,钢厂采购仍处于不紧不慢的状态,偏高价位成交难度较大。东北地区市场盘整运行,市场观望氛围有所增浓。由于东北地区天气逐步转冷,部分中小型矿选厂商有限产和停产现象,局部地区市场资源较为紧缺,当地钢厂铁矿石采购政策多以稳为主。华东地区市场整体变化不大,市场成交情况无明显变化,供需双方多以维稳为主,观望气氛较浓。

 

  进口矿市场:本周,进口矿市场整体盘整运行,个别品种略有调整。在钢材市场震荡调整、钢厂进口矿采购放缓的情况下,进口矿市场本周整体呈现盘整态势,个别地区或矿种小幅调整。预计下周进口矿市场仍将以盘整运行为主。

 

(七)焦炭

 

区域分布来看,考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限产重中之重。我们看焦炭和钢铁重叠区域主要是山西、河北、山东,而华北的辽宁、华东的江苏在钢铁生产中代表东北以及华东地区则和以内蒙、陕西为代表的西北焦炭主产区形成差异。按照季节性规律,东北在11月后北材南下展开,而华东、华南本身影响较小,这部分生产均需要焦炭支撑,主要依靠西北市场补充。不过考虑到今年冬季保供需求,焦炭火运并不宽松而汽运价格在年末往往有所上涨,这导致四季度西北焦炭支撑沿海地区生产存在瓶颈。

 

 

 

 

 

 

 

 

 

 

                                    

                                 

 


在线客服

极速开户

扫码开户

软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