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点追踪
(一)品种热度
商品保证金日增额TOP5:焦炭、铁矿、焦煤、玉米、硅铁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品种规模
商品规模(保证金)TOP5:沪铜、螺纹、铁矿、焦炭、橡胶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焦点资讯
(一)焦炭
自2017年12月以来,焦化厂利润缩窄,其对于焦煤的压价态度逐步明确,高硫焦煤的下跌压力已经显现。相较之前,钢厂利润大幅下滑,从吨钢利润1500元/吨减少到600元/吨,钢厂维持原料高库存的信心开始下降。经过两个多月的补库,当前,华东钢厂焦炭库存可用天数增加到17.93天,而2017年同期为14.87天、2016年同期为15.35天。当前的焦炭库存超过历年同期水平,钢厂继续补库的空间不大。
目前焦炭供给逐步由紧平衡向供需平衡发展,在当下钢厂仍有打压焦炭价格的情绪,但周末山西部分地区,焦炭出厂价提涨100元,预计焦炭价格稳定运行。炼焦煤方面,下游焦企炼焦煤库存环比上周增加35.25万吨,增幅3.97%。
(二)铁矿
高炉开工率自限产以来一直处于低位,但自2017年12月中旬后,呈现缓慢回升态势。截至2月2日当周,全国高炉开工率为63.67%,较去年12月中旬最低值61.88%上升1.79个百分点。钢厂利润与高炉开工率同步回升,表明钢厂利润回升对高炉开工积极性有明显刺激效应,虽然近期因环境问题,钢厂再度面临环保趋严影响,但是叠加限产结束后复产预期,钢厂仍然有铁矿石的补库需求。高炉开工率缓慢上行,钢厂冬储补库节奏加快,铁矿石港口库存连续两周回落,长期处于历史高位的库存量将进入下行周期。
截至2月2日当周,港口铁矿石15143万吨,环比前一周减少38万吨,自2017年11月中旬以来库存见顶后,近期连续两周下行。从国内大中型钢厂进口铁矿石平均库存可用天数也可以看出钢厂进入补库阶段,且补库节奏有所加快,国内大中型钢厂进口铁矿石平均库存可用天数为33天,环比前一周增加4天。受钢厂补库需求推动,港口铁矿石库存将逐步下行,高库存压力将逐步得到缓解。国内外供给面临季节性收缩,供给端压力释放将提振铁矿石价格上行。
(三)焦煤
焦煤基本面相对较为乐观的方面在于,即使在钢焦企业限产的情况下,上下游并未体现出库存压力。在下游补库存阶段,上游煤矿库存整体仍在回落,尤其是山西地区煤矿的炼焦煤库存处于低位,也意味着主焦煤资源还相对比较紧张。同时,春节期间民营煤矿停产幅度可能依然会比较大,即使下游库存充裕,现货价格预计依然会维持坚挺。
从2017年全年焦煤采购情况看,产业链企业没有出现类似2016年下半年那样买不到焦煤的现象,相较于2016年年底,焦煤供应量明显增加。经过2017年11月以来的持续补库,钢厂和焦化厂对焦煤的补库已经接近尾声。最新一期的钢厂炼焦煤库存可用天数恢复到15天,全国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从2017年11月的低点672.73万吨提升到887.5万吨,增加214.8万吨,增幅为31.9%。钢厂和焦化厂继续大规模补库的概率不大。
(四)玉米
与往年不同的是,2017年新玉米播种面积下降,深加工及饲料消费快速增加,市场普遍预期2018年国内新玉米供应呈现出供不足需的局面。18年年初中储粮出台陈玉米竞价销售政策更多是体现出国家有能力调控玉米市场供需、保证玉米价格平稳运行的市场信号。与竞价销售玉米数量和价格相比,政策传递出的远期供应放大的利空信号更为明显。随着竞价销售持续,现货市场中有效挤压出产区及港口贸易玉米库存,缓解了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近期,港口玉米收购报价保持稳定,价格波动区间逐步收窄。北方地区降雪天气增加,玉米运输受阻,港口玉米日到货量维持在2万—3万吨附近的低位水平。
(五)硅铁
硅铁期货新晋主力仍大幅贴水现货。宁夏目前停产整顿时间虽然截止到月底,但在巡查中发现13家企业已恢复生产。需密切关注新一轮钢厂招标以及1月份主产复产情况。12月初,由于环保限产消减了硅铁、硅锰行业的产能。12月宁夏中卫硅铁、硅锰工厂因为环保因素停产,产品出现断货。虽然,宁夏地因环保压力仍旧很强,且石嘴山地政府会议让企业继续压产,但市扬消息称,目前部分工厂已经完成出铁口环保设备改造,等待政府验收。元旦过后部分炉子复产的预期较强,未来还将陆续复产,令远月合约承压。
(六)沪铜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1月非农数据表现靓丽,美元强势反弹。上周三大交易所总库存增加7115吨,保税区库存增加0.8万吨,临近春节,下游逐渐停产休假,下游更显疲软,预计铜价下跌。上周沪铜继续回调,但在53000附近跌幅收窄,美元指数对铜价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亚洲现货升水走低,上海保税区货物报价区间为每吨60-75美元,而LME仓单在韩国和马来西亚的升水维持在5-7美元不变。由于LME价格走弱,导致沪伦套利转为正向,市场上的询盘不断增加。
(七)螺纹
1月份进入采暖季中期,北方地区受供暖影响,高炉开工率小幅回升,短期钢材市场供给有所增加,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开始回升。据中钢协统计,2018年1月上、中旬粗钢日均产量分别为224万吨、223万吨,较2017年12月小幅上升。在利润尚可的背景下,钢厂追求产量最大化无可厚非,但目前离春节仅有半月,在3月中旬环保限产政策结束前,在非限产产能陆续检修及环保高压常态化影响下,市场供给收缩预期始终存在。而从库存情况来看,当前社会库存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如果春节后需求释放,那么钢材市场供应偏紧预期将升温,从而对钢价产生一定的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