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倚重镍作为电池原料(1102)
2017-11-02

 

一、焦点追踪

(一)品种热度

商品保证金日增额TOP5:沪镍、沪铜、郑醇、豆油、玻璃

image.png      image.png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品种规模

商品规摸(保证金)TOP5:沪铜、螺纹、铁矿、焦炭、沪铝

 

image.png     image.png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焦点资讯

 

(一)沪镍

 

全球电动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倚重镍作为电池原料,从近期尤其是LME Week上传出的风声,市场普遍看好电动汽车用镍需求,乐观情绪推动了镍价上涨。LME期镍周二涨近7%,报12405美元/吨,创2015年5月底以来的新高。LME期镍今年累涨近24%。LME首席执行官Matthew Chamberlain表示,LME正在考虑开始一项硫酸镍合同,项目启动顶多还有18个月。

 

硫酸镍在电池领域中,主要作为三元材料前驱体中“镍”源。在动力电池提高能量密度的大趋势下,三元化、高镍化将是大方向,高镍体系对镍的需求会成倍增加。特斯拉已引领高镍NCA材料的应用潮流,全球电动化进程将快速拉动硫酸镍的需求增长,这种高增长具备长期可持续性。保守估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三元电池耗镍量有望从2016年的5000吨镍快速增长到2020年3万吨附近。瑞银UBS预计,到2025年将有1500万辆电动车上路,额外抬升了镍的需求30万-90万吨,代表现有需求量还有10%-40%的涨幅空间

 

(二)沪铜

 

智利矿业部长Aurora Williams周二称,将今年市场供应短缺预估调整至6万吨,预计短缺将持续至整个2018年,在下半年达到顶峰。预计明年铜均价为每磅2.95美元,高于今年的2.77美元,指因市场持续供应短缺。

 

昨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50元/吨-升水14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54440元/吨-54620元/吨,升水铜成交价格54460元/吨-54680元/吨。昨日基本金属全线上扬,有色板块上午资金流入5.32亿元,多头的再入给了市场信心,且昨日为11月1日,进入新的月份,资金充沛,持货商报价高企,早市好铜升水120元/吨引来部分买盘,平水铜顺水推舟高达升水70~80元/吨,湿法铜也在平水~升水20元/吨一线,持货商高举挺升水大旗,盘面又大涨,下游难以一下子全盘接受,驻足观望,贸易商也表现谨慎,仅对好铜需求有加,但价高货涌出,尤其平水铜进口品类各异,平水铜率先调降报价至50~60元/吨,仍难有响应,好铜报价降至升水100~120元/吨,成交略好于平水铜,昨日市场报盘踊跃,询盘活跃,但成交远不及预期中。若升水降至百元附近,买卖双方或将有一段拉锯。

 

 

 

 

(三)郑醇

 

截至10月31日,国内甲醇整体装置平均开工负荷为:63.97%,较9月份环比下滑3.35%。供需面:近期主产区甲醇库存高低不一,烯烃工厂需求尚可。内地企业部分烯烃负荷略下降,下游备货维持刚需,积极性一般。目前基本面暂未有大的变化,国内甲醇开工下滑对市场价格存有支撑,各区域现货大稳小动为主。盘中郑醇尚处在区间震荡局势之下,短线上黑色系的氛围压力未减,预计近期新的行情或围绕黑色系的变动上形成展开。虽然我们看稳郑醇自身基本面的发展,不过操作上要有所准备,谨慎黑色系新一轮的冲击。若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目前2600-2800的区间震荡行情则仍有延续。操作建议:短期工业品氛围尚不稳定,郑醇基本面预期持稳,可再次轻仓参与2600的逢低试多机会。

 

(四)豆油

 

本周豆油总体成交仍表现一般,油厂多以催提货主,未执行合同量小幅增加。截止上周五,全国主要地区豆油未执行合同共94.53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58万吨,其中仅广西和福建地区有所减少,其他地区均小幅增加,华东地区增幅明显。截止到10月29日,国内主要区域豆油库存为145.62万吨,较前一周减少0.42万吨。除华北地区小幅增加,其他地区地库存均有所减少,其中广东地区减幅明显。国内豆油库存压力略有缓解。

 

(五)玻璃

 

消息面:2017年10月30日的"中国玻璃综合指数"为1147.22点,比上期2017年10月27日上涨0.38点。"中国玻璃价格指数"为1168.41点,比上期2017年10月27日上涨0.18点。"中国玻璃市场信心指数"为1062.44点,比上期2017年10月27日上涨1.16点。

 

国内玻璃市场整体持稳为主,市场需求和价格出现区域分化,信心环比略有下降。华北沙河地区价格持稳为主,生产厂家出库有所回升;深加工企业复工生产,增加了部分本地的消费量。华东、华南和华中等地区现货出库情况基本正常,市场信心一般。沙河地区玻璃企业限产幅度提升至20%,北方地区下游需求回落。技术上,玻璃1801合约反弹受阻,期价面临5日线压力,下方考验1300一线支撑,短线呈现高位调整走势。

 

 

 

 

 

 

(六)螺纹钢

 

唐山高炉限产政策明确,总体限产比例略低于此前的50%,预计限产产量1821万吨,较此前预期减少200-400万吨,尤其是保大型钢厂即热卷生产,具体方案还需11月3日前上报。截至10月27日,全国螺纹钢社会库存444.58万吨,周环比下降5吨,月环比增加14.35万吨。库存低位对钢价形成一定支撑。

 

随着天气入冬转冷,下游开工率将逐步减少,北方部分地区将进入停工季,采购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南方地区受到北材南下的影响,销售压力将增大。同时随着铁矿石的大幅下跌,短期来看螺纹钢仍将继续面临回调压力。冬季临近将压制需求预期,钢厂限产预期支撑低价期现货,期货高位压力区承压回落、进入震荡调整行情。当前行情不排除受短期库存变化及环保扰动会有洗盘,但延续季节性需求转弱格局。

 

(七)铁矿

 

进入10月后,河北武安和唐山先后宣布提前实施采暖季限产。武安区域内14家钢铁企业46座高炉,按政府要求的比例进行了限产,部分企业限产比例在60%以上。而唐山则要求钢铁企业烧结限产50%,随后加码,要求全市钢铁企业采用湿法脱硫的烧结机、竖炉全部停产,采用半干法脱硫的烧结机继续停限产50%。据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采暖季钢厂大规模限产、传统淡季的到来以及港口库存激增,是导致铁矿石下跌的主要驱动力。随着限产的进一步趋严,铁矿石价格难见持续大幅上涨行情,将维持低位震荡走势。

 

“西本新干线”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在国产矿市场上,10月份河北铁精粉价格小幅下跌,吨价平均跌幅在5元至10元左右。国内一些地区钢厂高炉已开始执行采暖季限产措施,对铁矿石的需求在减弱。与此同时,一些地区的矿山开采也受到环保因素的影响而有所限制,短期内国产矿市场处于供需弱平衡的状态。进口矿价格10月份整体围绕吨价60美元的价位波动。

 

 

 

 

 

 

 

 

 

(八)沪铝

 

市场因素:中国10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1,与9月持平,为连续第五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运行轻微改善。铝市资讯方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铝箔企业不存在对美倾销行为。

 

金属铝现货市场近期供应紧张,铝价格延续震荡格局。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期间,全球原铝市场供应短缺157.2万吨。截至10月31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库存为118.87万吨,较前日减少5225吨,为近九年的低点。国内库存仍在上涨,不过增速放缓,库存拐点临近。11月1日,上海现货铝锭报价在16100-16140元/吨,涨40元/吨,贴水180元/吨-贴水140元/吨。持货商报价积极,出货稳定。

 

 

 

 

 

 

 

 

 

 

 

 

 

 

 

 

 

 

 

 

 

                                 

 


在线客服

极速开户

扫码开户

软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