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阿根廷干燥天气下的大豆减产预期仍是当前交易的重点(0308)
2018-03-08

 

一、焦点追踪

(一)品种热度

商品保证金日增额TOP5:豆粕、铁矿、螺纹、沪锌、橡胶

 

image.png      image.png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品种规模

商品规模(保证金)TOP5:沪铜、螺纹、铁矿、豆粕、焦炭

 image.png      image.png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焦点资讯

 

(一)豆粕

 

美国农业部(USDA)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990,113吨,市场预估介于60-100万吨之间,前一周修正后为766,271吨,初值为761,961吨。2017年3月2日止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947,713吨。美国农业部(USDA)将在3月作物供需报告中预期,阿根廷2017/18年度大豆产量为4,836万吨,低于美国农业部2月预估的5,400万吨;巴西2017/18年度大豆产量为1.1382亿吨,高于美国农业部2月预估的1.12亿吨。

 

阿根廷干燥天气下的大豆减产预期仍是当前市场交易的重点,这一消息仍将继续支利多美豆系品种期价。本月USDA月度供需报告预期,巴西增产,阿根廷减产,全球大豆产量预期上看多空相抵。但阿根廷作为是豆粕全球最大出口国,他的减产至少短期内都将支撑外盘豆粕期价。目前豆粕依然处于反弹上涨行情之中。

 

(二)铁矿

 

目前海外发货量回升,而钢厂暂无明显补库意愿,采购积极性偏低,使得港口铁矿石库存再创新高,铁矿石供需结构相对宽松的局面尚未发生实质性改善。并且,港口库存结构亦发生改变,中高品矿的占比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品矿资源相对紧缺对铁矿石价格的支撑力度。综合看,铁矿石近期走势偏震荡。

 

(三)螺纹

 

钢材现货价格上行乏力,但低价资源成交较好。期货方面,元宵节后,受降雨等因素的影响,钢材终端需求复苏缓慢,叠加库存偏高,短期钢材出货压力增加,引发市场担忧,拖累期货走势。但是基建、房地产投资惯性较强,钢材1季度需求仍值得期待,一旦终端需求完全启动,钢材库存压力将明显降低,叠加环保限产,以及18年钢铁供给侧改革力度超预期,钢材基本面支撑较强。

 

 

 

 

 

(四)沪锌

 

由于国内锌锭低库存态势的维持,春节后消费一旦恢复,下游补库启动,国内锌锭供应阶段性短缺的预期再起。因此春节后,下游消费实际的启动情况值得关注。从短期来看,市场对于节后需求的恢复抱有一定的期待。2017年冬季以来环保限产导致部分项目推迟,故环保抑制的需求可能在春节后有加快释放的可能。加上今年春节时间较晚,很快将进入3月份的开工季。不仅天气回暖有助于北方地区施工的恢复,而且3月15日北方环保限产期限结束,环保因素对于镀锌等下游开工的限制或有所放缓。随着国内节后开工季的临近,消费有望启动回暖,市场对国内锌锭阶段性短缺预期升温。与此同时,低库存因素对伦锌期价仍持续支撑。

 

(五)橡胶

 

泰国农业部部长格里萨达在彭世洛府举行的农业新政会议上提出,为解决橡胶价格低迷问题,初步计划欲让全国范围内的200万莱橡胶园在今年5-7月暂停割3个月,并准备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3个国家共同商议此事。农业及合作社部长吉沙达强调,暂停割胶3个月的措施目前还只是停留在构想阶段,还须与农户和橡胶业者协商共同寻求解决胶价问题的出路。目前泰国每年出口的橡胶价值在2000亿铢,如果暂停割胶3个月,泰国农业部可预期的干预产量为减少13.5万吨,少于官员所宣称的减少20万吨。泰国削减政策的影响力度有限。

 

(六)沪铜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周三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全球铜市供应短缺21.26万吨,2016年全年短缺10.20万吨。2017年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350万吨,较之前一年增加0.9%,其中中国大幅增加45.30万吨,智利产量减少18.30万吨。2017年全球铜消费量为2,373万吨,2016年消费量为2,341万吨。2017年中国表观铜消费量较2016年增加28.1万吨,至1,192.3万吨,占到全球消费总量的50%以上。

 

 

 

                                                 

海内外期货、港股、外汇、私募 尊享服务

 

                                 


在线客服

极速开户

扫码开户

软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