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点追踪
(一)品种热度
商品保证金日增额TOP5:焦炭、铁矿、螺纹、PTA、橡胶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品种规模
商品规摸(保证金)TOP5:沪铜、铁矿、螺纹、焦炭、橡胶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焦点资讯
(一)焦炭
钢焦企业陆续开始进入复产周期,焦化企业开工率继续上升,虽然焦炭供给端压力或有提升,但多头持仓集中度较高,市场普遍看好3月份钢厂集中复产前的补库。徐州相关焦企纷纷收到环保“回头看”文件,要求徐州相关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项目批建、无证取水等焦企施行停、限产。预计焦炭价格震荡偏强。
现货市场,昨日国内焦炭市场弱稳续市,贸易商和部分钢厂接货减量,焦企库存缓慢上涨,但大都无库存压力,挺价意向较浓。由于近日预报中东部将有雨雪天气,山西等地车辆难寻,焦炭走货有限,如此一来必将令焦企库存继续上升,但同时钢厂焦炭到货量不佳,库存或有缓慢下降,所以后期钢厂仍将继续补库维持合理库存量。另外因煤矿停车检修增加,焦煤货紧价扬,成本支撑下焦企挺价,同时由于焦煤紧张焦企补库受限,所以中宇资讯认为后期部分焦企或因原料紧张主动减产,焦炭供需或将保持弱平衡状态,短期难下跌。
(二)铁矿
从海外市场对铁矿石的需求看,根据国际钢协的数据,中国之外的市场供给2017年前10个月同比增长5.46%。截至2017年10月,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73%,同比虽然提升了约3%,但距离2009年的最高点83.9%仍有较大的复产空间。一旦受到全球货币政策收紧的压制,则这一增量的延续将可能对2018年的钢材市场带来新的冲击。而2018年,海外市场还将新增粗钢产量约1300万吨。2017年12月,美国基建方案得到国会的通过。这将为美国的钢铁消费带来增量,因此2018年,全球的铁矿石消费增量合计将为5800万-6200万吨的水平。
国产矿方面,市场整体报价稳定。虽然近期成品材、钢坯价格震荡调整,但国产矿市场暂未受到影响,依旧以挺价为主。据了解,迁安地区部分选厂虽已复产,但未能改变该地区资源偏紧的局面,且由于当地资源有外流现象,国产矿商家挺价惜售情绪浓郁,低价出货意愿不强。进口矿方面,港口现货价格持续小涨。港口现货价格虽持续小幅上涨,但实盘采购较前期相比有所减少,且受大商所铁矿石期货涨幅收窄影响,市场拿货略显犹豫,询盘观望者居多。综上所述,预计短期国内铁矿石市场多以盘整运行为主。
(三)螺纹
2017年11月中旬的调研表明,钢材市场需求释放的原因,并不是贸易商集体囤货,而是终端集中采购,属于产业的真实需求。贸易商对待补库一直比较谨慎,市场处于紧平衡状态。库存低位的环境下,其惜售心理较浓。此外,由于2017年10月初,政府对建筑工地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为应对安全检查,建筑工地普遍停工,10月的需求被延后,11月又恰逢终端集中采购,相当于11月的实际需求为两个月的需求量。在库存本就不高的前提下,钢价开始大幅上涨。而进入12月,需求转淡,加之终端面临资金压力,钢材销量减少。
总体来看,决定钢价走势的主要因素分为产业逻辑和宏观逻辑,产业逻辑关注的是供需状况。预计,螺纹钢市场将维持“三高三低”格局,即高利润、高价格、期货高贴水、低开工率、低供应、低库存。虽然钢企高利润引发了市场的担忧,但短期内这并不是市场的主要矛盾。钢价接下来的走势将由产业逻辑主导。待一季度财政资金大量投放,钢材将迎来一波集中补库行情。
(四)PTA
亚洲1月PX ACP达成,买方盛虹石化与卖方韩国双龙、买方BP石化与卖方埃克森美孚分别达成于915美元/吨CFR亚洲,较上个月增加5美元/吨,可见供应商对1月份市场预期向好。从供应端来看,PTA检修与重启并存,桐昆新装置220 万吨/年装置已正式出料;海南逸盛 220 万吨/年装置计划 1 月 17 日停车检修 15 天,PTA社会库存短期仍难以大幅累积。需求端前期已经见顶,目前不是主要利好支撑,但春节前终端会存在备货行情,或将对需求有一定的提振。总体来看,PTA短期供需矛盾并不大,在资金氛围较好的前提下,PTA市场保持震荡偏多格局。
节奏上来看,供给端由于新产能的投产以及老产能复产都集中在2017年四季度,对于2018年的供给形成冲击,而需求方面由于春节的季节性影响将出现回落,另一方面新产能较大概率会集中在下半年投放,对于PTA需求将有较大提振,需求的前低后高导致了PTA供需景气度将出现前弱后强的格局。
(五)橡胶
从库存情况来看,青岛保税区库存继续增长,体现出目前国内供需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国内重卡月度销售数据环比继续下滑,终端需求有所走弱。从下游情况来看,上周轮胎厂半钢胎开工率环比虽有所回暖,但同比仍为下降,而全钢胎则环比同比均下滑,显示整体需求仍不乐观。现货方面:上海市场16年国营全乳报价在12350(+250)元/吨;越南3L报价12000-12100(0/+100)元/吨;泰国3号烟片14750(+300)元/吨。
(六)沪铜
根据SMM数据,2017年12月铜下游行业PMI综合指数终值为50.93,较预期初值增加0.78,继续位于荣枯线以上。铜下游行业整体消费稳中有升,其中电子行业、交通行业和家电行业处于生产旺季,消费增加显著,从而带动铜下游行业PMI综合指数保持在荣枯线以上。不过下游企业对目前铜价并不太认可,贴水程度逐日加大。加上国内产业链价格传导不顺畅等,铜价过快上涨极大地推高了下游的加工成本,下游净利润进一步降低。随着多头炒作热情逐渐消退,沪铜多头落袋为安的谨慎情绪愈发浓厚。在2018年元旦没有明显利好消息的情况下,短期沪铜有望出现技术性回调。1月4日,上海现货铜报价在54540-54690元/吨,跌20元/吨,贴水60元/吨-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