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期货 陈立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00963
观点:美豆产量和面积同时被下调,而结转库存更是降至七年低点,供应趋紧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后期需要南美新季作物来补充。近期受到人民币的快速贬值以及前期进口大豆同期偏少的影响,大连豆粕维持近强远弱、内强外弱的格局。
近阶段,大连豆粕市场走势整体强于美盘,受到美联储更加重视通胀的严峻性,美元指数出现大涨。由于美豆跌幅带来的成本端下降,部分被人民币的快速贬值所对冲,此外豆粕的季节性需求转旺、豆粕库存偏低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了大连豆粕市场近强远弱,内强外弱的格局。
南美新作上市前,全球大豆供应偏紧
USDA公布的9月供需报告数据超出市场预期,美豆单产与种植面积双双被下调,首先,美国农业部出人意料地将美豆单产下调1.4蒲/英亩至50.5蒲/英亩。同时,2022/23年度美豆种植面积也下调57万英亩至8750万英亩,于是美豆产量下调至43.78亿蒲,大大低于市场平均预估的44.81亿蒲以及8月美国农业部报告的45.31亿蒲预估值。在需求也下调的情况下,2022/23年度美豆期末库存仅仅为2亿蒲式耳,为七年来的最低。在此预期下,南美新作上市前,全球大豆供应偏紧。
本周巴西部分地区已开始种植新季大豆,市场对巴西扩种增产预期强烈,关注播种期巴西产区天气情况及拉尼娜的影响,在天气没有影响播种情况之前,豆粕将维持近强远弱的格局。
美联储持续加息,人民币贬值,豆粕内强外弱
美联储如市场预期加息75个基点,但是点阵图暗示未来明年利率将会升至4.5%以上。而鲍威尔在随后的答记者问中措辞继续鹰派,依旧强调只有看到通胀回到美联储目标利率附近才会考虑停止加息。决议公布后,美元指数上涨了2.5%,续创2002年以来的新高,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普遍表现弱势。
相比之下,大连豆粕的表现算是比较坚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人民币贬值的影响,近期人民币呈现出明显贬值态势,现已经突破7.1。在此形势下,美豆跌幅带来的成本端下降,则部分被人民币的快速贬值所对冲,因此大豆进口成本依旧高企。而这无疑会影响到上游采购进度,因此进一步加剧内强外弱的格局。
豆粕库存继续下降,油厂或将挺价豆粕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份进口大豆总量6134.64万吨,较去年同期6711.20万吨减少576.56万吨,或同比降幅8.59%。2022年8月份进口大豆716.57万吨,较7月份788.30万吨下降71.73万吨,或环比降幅9.09%,较去年同期8月948.77万吨下降232.2万吨,或同比降幅24.47%;这也是2014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反映出今年中国油厂大豆压榨持续亏损,国内豆粕需求相对疲软,于是不断削弱进口需求。预计今年9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为600-620万吨,这样2021/22年度(10月-9月)国内大豆进口总量或将仅为9000万吨附近。
前期进口大豆偏少导致了豆粕库存偏少,截至9月16日,国内豆粕总库存量44.3万吨,较上周增加1.2万吨,环比增幅2.78%,较去年同期减少27.3万吨,同比跌幅38.13%。
此外空油挺粕的套利交易在成为油厂平衡利润工具的同时,也对大连豆粕价格起到进一步支撑。
饲料终端需求环比有所好转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8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635万吨,环比增长7.2%。从品种看,猪饲料产量1067万吨,环比增长8.5%;蛋禽饲料产量253万吨,环比增长3.2%;肉禽饲料产量789万吨,环比增长6.2%;水产饲料产量369万吨,环比增长7.2%;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29万吨,环比增长11.1%。
从玉米和豆粕饲用消费情况来看。2022年8月,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30.1%,同比增长8.9个百分点;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15.6%,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
美豆产量和美豆面积同时被下调,而结转库存更是降至七年低点,美豆2022/23年度在国际市场供应趋紧将持续,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后期需要南美新季作物来补充。虽然近期美豆受到全球对衰退的担心以及美元的大幅上涨影响而出现了下跌,但是价格下跌的进口优势被人民币的快速贬值所对冲,这也导致了豆粕内强外弱。后期随着饲料需求的增加,以及豆粕库存的紧张,豆粕近强远弱的格局也难以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