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点追踪
(一)品种热度
商品保证金日增额TOP5:豆二、PTA、郑棉、棕榈、郑煤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品种规模
商品规摸(保证金)TOP5:沪铜、螺纹、铁矿、沪金、沪锌
数据来源:东航金融APP- 智能工具
二、焦点资讯
(一) 豆二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2018年3月29日的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202,854吨大豆,上周是装运了132,690吨大豆。当周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检验量占到该周出口检验总量的37.4%,上周是22.7%,两周前是25.4%。美国农业部在2018年3月份供需报告里预计2017/18年度中国大豆进口达到创纪录的9700万吨,和2月份预测值持平,比2016/17年度的9350万吨提高3.7%。作为对比,2016/17年度中国大豆进口的同比增幅预计为12.3%。2015/16年度同比增幅为6.2%,2014/15年度的同比增幅为11.4%,2013/14年度的同比增幅为17.5%。预计豆二延续偏强格局。
(二)PTA
目前的聚酯产品库存高位以及快速累积的PTA库存是压制价格的最大利空因素。四月即将开始,供给端上,PTA存在多套装置检修预期,若检修利好落实PTA或扭转走势;需求端上来看,涤丝市场产销在本周继续放量,下游织造市场较为乐观,存在一定的补库需求。因此,在供给端收缩以及需求回升的共振下,PTA库存将在短期逐步去化。
(三)郑棉
在经历了持续性走低后,国内外行情均陷入了胶着的状态。美棉破高不上连续回调,国内破低不下反复震荡,二者均陷入下一步寻求突破方向的境地。悲观者预计市场寒冬到来,下跌恐将展开,笔者认为市场仍将维持震荡走势,目前虽无利多推涨因素,但下方空间也相对有限,不宜过分悲观。
3月30日,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意向种植预期报告显示,2018/19年度美棉种植面积约为1346.9万英亩,较2017/18年度增加6.8%。其中陆地棉种植面积预估为1320.7万英亩,同比增加6.9%;皮马棉种植面积预估为26.2万英亩,同比增加4.2%。2月份美国农业部展望论坛会议上预计,2018/19年度美国棉花种植面积预估为1330万英亩,同比增长5.5%;在此之前2月10日美国国家棉花总会发布的2018/19年度美国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增幅为3.7%。此次发布的数据均高于此前发布的种植预估数据,同时从供需格局情况来看,美棉将出现连续第二年的期末库存增加,这对美棉市场的利空作用显而易见。
国内喜忧参半 维持震荡走势。储备棉轮出进入第四周,市场热情有所消退。3月30日,储备棉成交率跌落至46.68%。但这还不是最低数据,3月29日,储备棉成交仅为46.26%,为2017/18年度储备棉投放以来最低的成交率。从成交结构可以看出,储备新疆棉仍较受欢迎,基本可以保持100%的成交率,内地棉流拍率较高。从整体缺口来算,目前仓库的储备棉资源足以弥补2017/18年度的供需缺口,同时商业库存较大,2017/18年度不存在供应缺口,国内棉价缺乏冲高的动能。
郑棉下方空间有限,不宜过分悲观。储备棉成交热情不足,市场上悲观情绪一触即发,特别是郑棉主力CF1805合约跌破长期震荡的区间下沿14800元/吨后,形态上下方空间被打开,下跌变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部分激进的投资者认为2016年初的情形将重现,但与2016年初的情况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美棉价格对储备棉竞拍底价有支撑,纺织企业利润相对可观、进口棉纱冲击减少均不可同日而语。2017/18年度尽管不存在供需缺口,但下游实实在在的消费就是对国内棉价最强的支撑,只是下游消费向上游传导需要时间来完成,在库存消费比发生变化之前,郑棉仍将继续寻底之路,只是下方空间十分有限。综合来看,郑棉短期整体呈现震荡走势,CF1809合约震荡区间15000-16000元/吨。
(四)棕榈
船运调查机构SG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3月1-31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1,394,973吨,比2月份的1,167,908吨增加19.44%。船运调查公司AmSpec Agri马来西亚公司称,今年3月1日到31日期间,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1,391,383吨,比2月份同期的1,144,673吨增加21.6 %。交易商们预计棕榈油需求可能在斋月到来前出现改善。印度以及中东的买家通常在斋月前的一个月里加大采购棕榈油。今年斋月始于5月15日,6月14日结束。预计棕榈油价格有望止跌回稳。
(五)郑煤
动力煤供应保持宽松,受港口煤价持续走低影响,发运成本倒挂,使得煤矿库存逐渐累积,而电煤需求淡季特征明显,终端电厂日耗维持稳定,电厂库存去化缓慢,绝对值仍处于同期高位,电厂对市场煤需求不足。神华集团下调4月长协煤价格2元/吨,电厂采购市场煤积极性进一步降低。动力煤供需宽松状态未变,对盘面反弹形成较强压制。郑煤5月合约震荡偏弱。
(六)螺纹
沪钢近期的强势或延续。一方面,消息面暖风频吹,继唐山市发布非采暖季限产方案之后,上周邯郸市发布非采暖季限产细则,钢铁行业在4月1日—11月15日要求限产比例在25%左右;上周末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表示,5月—6月将开展专项大检查, 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另一方面,近期钢市需求大幅转好,上周全国多地钢材成交明显放量,旺季需求开始逐渐显现,社会库存连续两周出现大幅回落,前期供应及库存压力快速消化。
邯郸非采暖季限产方案出炉。上周,市场传闻已久的邯郸市非采暖季限产方案尘埃落定,非采暖季限产时间为4月1日—11月15日,其中钢铁行业限产比例在25%左右。这是继唐山市之后,河北省第二个进行非采暖季限产的城市。唐山与邯郸是河北主要的产钢地区,年产量在1.2亿吨左右,这两大钢铁城市采取非采暖季限产措施对市场产生较大的提振。
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冶金建材处副处长水恒勇表示,2018年5月至6月,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牵头组织开展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专项大检查。
近期政策面暖风频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钢厂复产后的供应升级忧虑,也显示了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钢铁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的重视。需求放量 库存大幅回落。3月上中旬,终端需求不及市场预期,引发市场对今年开春后旺季的担忧,但从3月下旬开始,终端需求开始出现明显放量。Mysteel统计的全国主流贸易商建材周度成交量显示,3月最后一周成交量较3月前3周均值上升47.30%。另外,我们跟踪的杭州及山东地区市场成交也显示需求开始出现明显放量,3月最后一周,杭州及山东地区的日均成交量分别较前三周上升45.57%和41.69%。全国两会结束后,北方工地出现大面积复工,南方各地需求也开始逐步释放。
综上所述,沪钢近期的强势或延续。一方面,消息面暖风频吹,上周邯郸市发布非采暖季限产细则,钢铁行业在4月1日—11月15日要求限产比例在25%左右;上周末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表示,5月—6月将开展专项大检查, 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另一方面,钢市需求大幅转好,上周全国多地钢材成交明显放量,旺季需求开始逐渐升温